作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近日,记者在工商银行了解到,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工商银行树立信心、迎难而进,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努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实现了该行股份制改革后首个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
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2008年下半年起,工商银行根据宏观调控方向、重点和力度的变化,完善信贷政策,优化信贷投向,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有效发挥了大银行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后,工商银行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主动走访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加快了信贷投放,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300多亿元,同比多增1660亿元,增幅为14.2%,贷款增量居同业首位,也是该行历年来投放最多的一年。从投向上看,工商银行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对于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整体经济波动影响而出现暂时困难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更多着眼于企业发展前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及时提供多方面金融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理资金需求,该行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目前工行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贷款企业及贷款余额占比均超过99.8%。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重点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客户贷款分别新增1759亿元和773亿元,总计占到全部新增贷款的48%。此外,该行还累计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发放贷款288亿元,是发放抗震救灾贷款最多的银行。
在客户服务方面,工商银行以“奥运服务年”为契机,大力提升服务水平。2008年,工商银行信息系统每天平均处理业务8700万笔,最高一天处理1.1亿笔,服务供给能力继续增强。该行还大力推广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银行,全年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等电子渠道完成的交易笔数占总交易的43%。在此基础上,该行积极推进分层分区的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底工行已建成财富管理中心100家,贵宾理财中心3000家,客户服务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为改善客户体验,该行还积极推动个人金融业务和对公业务流程的改造,客户满意度显著提高。在2008年的奥运服务中,工行全行特别是7个奥运赛区城市分行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生产运行零事故”和“奥运服务零投诉”,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推动了其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优秀品牌形象的进一步确立。
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2008年工商银行加快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制订风险限额等管理制度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全面覆盖、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形成。该行还继续稳步推进以内部评级法为重点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全行风险计量水平走在了同业前列,并加速与国际接轨。2008年该行相继投产了债项评级系统、客户RAROC系统以及组合评级系统,为实现内部评级风险量化结果在风险管理全流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零售内部评级法工程建设也已经完成并全面启动了系统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必然带来资产质量的显著提高,工商银行已经连续6年实现了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的“双下降”,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20%以上,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工商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更是经受住了考验。由于对外币债券的投资一直持十分审慎的态度,特别是2008年初以来,该行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组合品种和币种结构,大幅减持了“ALT—A”债券、“Jumbo”债券和“两房”债券等,成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较大损失。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发展能力,保持了领先优势
2008年,工商银行的银行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等新兴业务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指标均居同业的首位。银行卡发卡量超过2.28亿张,消费额近8000亿元;全年承销各类债券52只,承销金额达1646亿元,连续第二年成为债券承销发行的第一大行;托管资产规模连续十年居国内第一,在基金、年金、保险等领域均保持市场领先;企业年金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企业年金服务机构。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工商银行坚持把加快创新作为竞争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08年9月末该行拥有的各类产品已达3000多种,成为金融产品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的银行机构。
在科技创新上工商银行也处在银行业的领军地位,2008年全年应用研发规模达67万功能点,有500多项应用创新项目投入使用,正式启动了第四代应用系统的建设,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该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工商银行新获得的专利占全国金融系统专利的64%,历年拥有的专利占比达55%。此外,2008年工商银行的综合化、国际化发展也迈出了较大步伐。悉尼、纽约、迪拜、多哈等机构相继开业,全球化经营网络不断扩展,境外利润贡献日益提高。该行还在香港设立了全资投资银行工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快了跨市场的经营发展步伐。
经营转型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2008年工商银行继续推进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各项业务结构继续优化,其中资产结构中非信贷资产比重提高至55%;信贷结构中的行业结构全面改善,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和贸易融资等业务比重不断提高;收入结构中,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42%提高到2008年三季度末的56%,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由6.4%上升到14.92%;渠道结构中,离柜业务比重由25.9%提高到43%;客户结构中,个人中高端客户和优质法人客户占比不断攀升,对全行盈利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这一系列的结构优化直接改善了工商银行的经营效率。
该行负责人表示,2008年工商银行能够保持稳健经营和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有关部门科学监管、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行广大干部员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良好的业务基础之上的,正是得益于工行艰苦创业积累下的雄厚实力和股份制改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才使工商银行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表现得如此从容。
回顾工商银行的发展道路,自成立以来该行就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发展,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到世界的不断成长的历程,完成了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域。
首先,通过艰苦卓绝的改革,工商银行实现了在国家控股基础上的产权多元化,搭建了由“三会”和高管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形成了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体制机制,整体构建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其次,工商银行还确立了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无论是总资产和存贷汇等基础业务,还是新兴业务和科技实力,都持续领跑同业,并基本确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成长为一家发展稳健、资产质量优良、资本实力雄厚、持续盈利能力强大的银行。
第三,工商银行以持续的创新实践和进取精神践行着服务宗旨,成为中国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强、客户群体广泛、品牌价值和认知度最高的银行,近10年来被国内外知名媒体评为“中国最佳银行”、“新兴市场最佳银行”等众多奖项,国际信用评级也不断调升。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亚洲品牌500强”的评选中,工商银行都在上榜的金融品牌中位列第一。工商银行坚持履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参加社会公益等方面树立了负责任的大行典范,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具价值企业之社会责任榜样”。
工商银行的良好表现,不仅让人们坚定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信心,也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