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日前正式启动了其第四代IT系统的建设。 工商银行成立之初,绝大部分的业务操作还是靠算盘当家,仅有小型计算机7台,微机几十台。就是在这样的低起点上,工商银行一直倡导和践行“科技兴行”战略,几代人接力,从营业网点电子化操作入手,从单兵作战的微机发展到了以中小型机为主的局域网——又通过大机延伸,形成了以各省各分行为单位的分中心——再上挂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并完成了整合。 目前,工商银行的“IT大脑”——大型数据中心非常发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在国内同业中首屈一指。 信息系统的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工商银行的服务供给能力。近年来,随着工商银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全行的业务处理量逐年攀升,目前该行信息系统每天平均处理约8200万笔业务,最高一天处理1.1亿笔,其中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等电子渠道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在总交易中的比重达40%,这种处理效率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在业务处理量迅速攀升的情况下,工商银行信息系统的整体可用率始终保持在99.99%的高水平,无论是系统处理能力还是信息系统的可用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工商银行的IT技术可以使企业客户成为指挥百万军的“将领”,比如大集团可以将本企业遍布在全国的成百上千个账户中的资金瞬间归集在总部指定的一个账户里;工行的IT系统还可以使个人客户满足所需,比如每天在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汇款就达到了20万笔左右,40亿元人民币。 依托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工商银行还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向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变革。综合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可能。 在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信息科技平台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商银行通过直接从大机中采集全行各种经营管理数据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营业次日即可自动生成全行的各种经营报表,为决策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依据。(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