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媒体看工行

金融时报:中国工商银行从六方面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
 

  本报北京11月12日讯:今天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该行积极发挥大型银行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通过继续合理配置资金,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涉农产业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支农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689亿元,其中直接对农林牧渔业、农药化肥生产和农资农具生产等领域的贷款增幅为9.7%,高于该行各项贷款平均增幅。与此同时,工行还通过自身开发或委托代理方式,有步骤地将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一系列现代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据悉,工行主要从6个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大对具备较强科技实力和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大型农垦集团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特色种养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种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是继续加强对在行业内占有优势地位、资质优良的农用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加对农业装备设施、农机具、农药、化肥、农膜等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贷款投放,推动农业装备水平的现代化。

  三是积极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储运、销售,重点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是加大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具备先进生产技术的优质农业企业、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为农业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等提供融资服务。

  五是通过支持小企业发展,特别是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的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是发挥票据融资业务相对其他信贷业务门槛低、风险可控、周转快、效率高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票据融资服务力度。

  除了自身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外,工行还通过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债券发行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其中,工行累计向涉农金融机构融出和拆出资金总计5000多亿元,工行还与10家主要服务于农村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建立了票据融资业务合作关系,为农村金融机构承兑的票据提供贴现、转贴现或买入返售业务的融资支持。(摘自《金融时报》)


(中国工商银行 20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