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媒体看工行

金融时报:工行票据营业部成立八年 票据业务创零风险纪录
 

  本报讯: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消息,工行票据营业部成立八年来,连续八年保持了假票收进率、不良资产率、资金损失率和经济发案率为零的纪录。

    工行票据营业部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植,从高级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坚持“制度先行于业务,流程先行于操作”的经营理念,树立审慎、稳健、规范经营的发展观,并从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全方位总结和研判票据业务发展中的风险点,结合票据业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不断探索风险管理和防控案件的新手段,着力从道德建设、制度安排、监控检查三方面构建起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目前该部已逐渐构建起统一规程、系统控制、制度约束与程序监控并举的风险防范机制和立体案防网络,从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的角度来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和案件的发生。

    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工行总行级票据专营机构,由初创发展期,年均票据买入量1000亿元,经过快速扩张期,进入稳定发展期,年均票据交易量保持在6000亿元,实现了人均年创利超过200万元的良好业绩。

    八年来,工行票据营业部加强业务经营,奋力开拓市场,八年构建了遍布全国八大区域的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各类交易客户485家,系统内外票据交易总量2007年达到7812亿元,较成立之初的2001年增长695.2%,年复合增长率为115.86%。同时在平衡全行信贷资产规模、发挥资产效益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功能和作用。

    经过数年的经营,目前该部已经形成了“两纵两横、八点一线、四大沙龙、多个平台”的营销格局。2008年上半年共买入系统外买断票据478.73亿元,同比增加67.1亿元;买入贴现票据11.56亿元,同比增加5.51亿元;买入系统外回购票据633.5亿元,同比增加57.86亿元。

    工行票据业务部成立至今已在全国跨区域设置八个分部,有效发挥了专业化经营和事后监督作用,通过开展系统内分行票据移存和存管工作,引领和带动全行票据业务规范发展,积极配合全行实施全行票据业务统一归口管理,为工行推出票据存管业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上半年共办理各分行存管票据60407笔,金额1570.33亿元。全行平均存管率达到53.52%。其中买入分行移存票据量为1564.26亿元,系统内票据移存余额为884亿元,占全部买断票据余额的91.5%,较2008年年初提高7.92个百分点。

    八年来,工行以优质延伸服务确立了其在票据市场的做市商地位,市场做市商形象进一步确立。2008年上半年共转卖票据336.43亿元,其中转卖系统外机构231.92亿元,转卖系统内分行122.51亿元。票据周转率为3.9次,同比提高12%。

    当票据业务在企业融通短期资金、商业银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的功能被逐渐发现后,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票据业务并大力发展。2000年11月9日工行票据营业部的成立,顺应了市场发展的潮流,并依托工行整体的资金、规模、网络和专营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票据融资供应商。2002年,该部在全国主要的区域票据中心设立了北京、天津、重庆、广州、西安、郑州和沈阳7家分部,搭建了以票据营业部为“龙头”、7家分部为“主干”、各分行票据中心为分支的全国票据业务经营网络,通过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实现了总分部一体化、网络化经营运作,并从2004年起形成了统一归口管理的运营模式。八年来,面对票据专业化经营模式逐渐被同业争相仿效,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工行票据营业部坚持改革创新,加快经营转型,不断提升“工行票据”的品牌价值与形象,努力打造自身以成为优秀的票据服务供应商。(摘自《金融时报》)


(中国工商银行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