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LPR双降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公布8月LPR报价,1年期LPR为3.65%,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下调15个基点。政策利好对市场影响几何?我们来听听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马瑞超的解读。
调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料
《全球财经连线》:你认为此次LPR调降的幅度如何?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马瑞超:8月LPR报价全面下调,其中,1年期报3.65%,下调5个基点;5年期报4.3%,下调15个基点。对于此次变动,我们认为:调降动作符合市场预期,但调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料。
先来看调降本身,根据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上周的降息相当于为今天LPR调降提前出示了政策信号,因此市场已形成了LPR利率下调的一致预期。
于是,今天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调降幅度。从实际情况来看,5年期LPR15个基点的降幅低于市场预期,这背后传递出两个信号:
首先,纵向比较来看,此次降息力度并不弱。从2019年5年期LPR创设以来,共经历过6次调降,其中以5个基点步幅为主。之前,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4月,降息幅度也只有10个基点。那么此次降息15个基点,已经是历史最大单次降幅,尽管不及市场预期,但从历史情况来看力度并不弱。
其次,此次降息已是年内第三次调降,累计降幅已达35个基点。对于银行而言,资产端LPR与负债端MLF之间的利差已降至1.55%的历史最低水平,若要推动更大幅度的降息则需存款利率的下降配合。
对房地产有一定提振作用
《全球财经连线》:此次LPR调降对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马瑞超:就房地产而言,此次5年期LPR调降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销售面积、金额以及房屋均价同比走弱。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导致房地产信贷明显下滑。据央行披露的贷款投向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速较上年末下降3.7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降至25.7%,其中按揭市场上家庭部门首次出现净偿还。对此,监管于二季度开始加快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单季87个基点的降幅接近历史最快水平。此次5年期LPR调降15个基点,将有助于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为房地产销售提供支撑,并降低存量房贷提前偿还的风险。
A股三大指数收涨
今日A股低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涨0.6%,深成指涨1.19%,创业板指涨1.64%。
对于A股行情的分析,我们来连线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
LPR调降传递出稳市场信号
《全球财经连线》:LPR调降对A股市场有怎样的提振?
桂浩明:上周, 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逆回购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今天1年期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调,反映了央行坚持金融支持实体,坚持减轻实体经济成本压力、推动实体经济加速复苏的意图,在资本市场上也传递出了稳市场的重要信号。
上周五股市出现一定回调,从盘面来看,今天本来存在惯性下跌的可能性,但是央行下调LPR利率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基本上企稳,并且有一定回升。虽然力度不是很大,但上周末悲观情绪占主导的盘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扭转,也反映出大家对这一信号的发布相当积极。
当然,由于此前宣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低以后,大家对LPR利率的下调已经有所预期,应是说市场有积极反应,但总体还是比较谨慎。接下来,大家希望看到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持推动下逐渐企稳,这对后市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
医疗器械企业估值有待时间检验
《全球财经连线》:今日,联影医疗新股上市,庞大的募资规模在市场上引发关注。你怎么看国内医疗器械赛道?投资价值如何?
桂浩明:周一,科创板中的联影医疗上市,联影医疗是国内生产大型医疗检测仪器的企业,在这一方面,国内水平和国际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企业的研发以及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也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市场对联影医疗这样的公司能够填补空白比较重视,询价时价格就不低,上市以后也有一定的上涨。
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内市场中,联影医疗等类似企业占比还不大,国内的医疗检测技术和国际上还有一定距离,所以目前来看,相关公司的估值以及是否取得重大发展还有待时间检验。因此和其他板块相比,中国医疗器械板块总体来说呈现业绩与技术水平相对较弱、成长性不是特别突出的状态。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召开在即
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将于美东时间8月25日至27日召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会上发表讲话。鲍威尔将在演讲中传递哪些信号?我们来连线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
预计鲍威尔将对美国经济释放谨慎乐观信号
《全球财经连线》:尽管美联储一再强调遏制通胀的努力远未结束,但是市场对其将开始放慢紧缩步伐的预期已经逐步升温。在这一背景下,你认为鲍威尔在年会上的演讲将传递哪些信号?是否将坚持鹰派立场?
吴照银:本周投资者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周五即将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的年会上,美国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的主要内容。
从美国经济数据以及鲍威尔过去的讲话大致来推测,讲话内容将包括关于美国经济的判断,以及对美国通货膨胀的判断,还有他对美国货币政策未来的表态。
根据鲍威尔过去的一贯的表态,他对美国经济相对来说持有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美国经济并没有像市场投资者所反映的那样有一些萧条的迹象,仍然比较平稳。他也可能认为通货膨胀还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对于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他会做出相对来说比较谨慎的判断,认为由于通货膨胀还会维持在高位,货币政策将继续采取持续收紧的态势。
鲍威尔过去曾误判通胀形势
《全球财经连线》:回顾过去两年年会,2020年鲍威尔称“通胀需要进一步上涨”,2021年他表示“通胀是暂时的”,今年他对通胀又将做出怎样的判断?如何让人信服?
吴照银:过去,特别是最近的两年,大家根据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以及与后面经济形势的一些对照,发现他讲话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准。比如,他在2020年说,通货膨胀还会继续上升,然而202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其实不高。而在2021年,他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暂时不会很高,但在过去一年,美国的通货膨胀是很高的。
鲍威尔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把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以及通胀的数据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着眼于近期两三个月来判断通胀的。所以,根据鲍威尔讲话一贯的逻辑,我们推测鲍威尔可能对通货膨胀有比较高的预期,对货币政策可能依旧采取从紧的态度。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施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