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宗典型案例中,1宗是政府,21宗是企事业单位,31宗是个人。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之一,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严守,但部分地区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屡禁不止。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各地共报送地方主动发现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53宗。6月6日,自然资源部对这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这53宗案例涉及辽宁省本溪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宁德市、南平市,湖北省襄阳市、黄冈市等多个省市。
从违法主体来看,这53宗典型案例中,1宗是政府,21宗是企事业单位,31宗是个人。
如2020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某镇政府违法占用某村9组的集体土地1.55亩(其中耕地1.52亩)集中建设农民住宅。2021年10月,金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查认定该农民宅基地所占耕地的种植条件遭到严重破坏。
如2021年5月,辽宁省本溪市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违法占用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摩天岭村4.23亩耕地建设厂房。同年6月,本溪县自然资源局发现该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后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要求当事人限期整改。
再如2021年3月,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彭某违法占用铁门岗乡一彭村1.1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养鸡场。同年10月,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现该违法行为,责令恢复原种植条件。
截至2022年5月上旬,经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在53宗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中,49宗已整改到位,其余4宗正在整改。
除此之外,为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2021年下半年,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单位对地方上报的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线索处理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并组织相关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对抽查结果进行了复核确认。截至2022年5月中旬,属于地方上报核实处理结果不准确且未整改到位的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有24个,涉及土地面积821.95亩,其中耕地面积513.18亩。
6月6日,自然资源部也对这24个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通报,这些问题均存在2020年7月3日以后新建、扩建或者续建行为,属于顶风违建。其中,贵州省3个、云南省12个、陕西省9个。
自然资源部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加快推动问题整改,严格保护耕地。同时,切实加强宣传引导,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层层压实耕地保护和监管责任,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